司法考试 | 司考复习十四诀(参考)

樊大谋 2020-02-21 17:45:34 天理眼 分享

任何学习,并无定法,对于那些记忆很好又勤奋的考生而言,按照各自的学习方法复习司考即可。本篇提供复习方法,只是为资质一般的考生提供一个可以普适的套路,就像机器绘画,虽然不能画出绝世精品,但是可以快速大批量生产看起来还不错的画作。


特点决定方法

选择什么方法,看要解决什么问题,方法是与问题相对应的。司法考试的特点,需要在应对司法考试时应有特殊方法。我想,可能不少考生在着手复习前,并没有深刻分析司考的特点,只是泛泛地认为司考的内容太多。如果仅仅将内容太多作为司考的特点,那么从认识水平上看,这就很显庸俗了。在我看来,司考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1.内容广泛;2.竞争选拔;3.注重实践。内容广泛是说知识量大,竞争选拔是说要挑战难度,注重实践要求应用能力。这几个特点决定了司考的复习方法。


具体方法提示:

必要时间:由于司考内容量大,而且法律课不像诗词、历史、地理等你背诵下来就能解决问题,还得会用,所以,就需要充分的时间去记忆、理解、应用。到底多少时间算充分?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时间。有的人看别人仅仅复习了一个月通过了司考,他/她没看到别人的基础是别人已经大学阶段专业学习了四年,别人宣称学了一个月,请问从司考报名到考试是几个月?人生最大的愚蠢就是幻想侥幸与赐予。必须有必要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两三个月。但必须明白,这不是从零开始的基础。无论怎么定时间,起码得有把资料看完两遍的时间。那么,就自己去算算需要多久了。自己每天真正的看书时间具体有多少,自己看书效率有多高,这些都要具体计算,不要泛泛悠悠认为自己复习了好几个月。


选好资料:如果只有一种资料,那么就不存在要选择的问题,事实上,各种培训班,各种辅导资料,良莠不齐。好资料不一定包装就很好,烂资料不一定印制就不精美。现在一些培训机构出台了大部头的一些复习资料。我觉得,这样的资料根本就不用看!为什么?你有多少时间?这是前提,如果你有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那么,可以,去看这些资料。但是,你根本没这个时间!所以,我们要选的资料,一定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资料。资料量不要太大,但是能要点突出,仅凭学好这套资料,过关问题不大。这就是好资料。好坏需要对比,对比需要都看过,既然都要看过,那等于已经浪费时间了。所以,在选择资料上,还是要借鉴过来人的一些意见,直接选用好资料,其他资料基本不要去看。我见过有的人购买了许多资料,但实际上到考试前根本没看完。司考复习不是做学术研究,不是进行资料统计,不是制作预测题,所以不需要去学多种资料。选好资料,就像选好配偶一样,从一而终,不朝三暮四。在多种资料中,我觉的这五类不可缺:一是司考三大本,一是司考指定法条,一是专题讲义,一是往年真题,一是新大纲(尤其是大纲比较)。为什么?1.法学知识并非像理科知识那么固定,学者的观点差异时有发生,只有司考三大本的说法是考试认可的标准观点,所以,必须要有三大本。其实三大本就够一些人看好几个月了,那其他还有时间看吗?实际上,根本不要把三大本全看完,三大本是用来查阅的,需要详细看某个知识点内容时,就查三大本。2.法条虽多,但有个考试范围,这就是指定法条的价值。连当年考哪些法条都不知道,你可能就在做无用功了。但是,决不是把指定法条从一个法到另一个法全部都过。法条,也是用来查的。在教科书及专题讲义里,会说某某法条,但这法条具体长什么样子,就得查法条文本了。手头连法条都没有,你查什么?你真以为看几个学者的定义描述就能掌握法规内容了?3.专题讲义好在哪里?好在将诸多法条给你融为一炉了。针对同一问题,法律、司法解释、多个司法解释都有规定,相互弥补。专题讲义将他们已经梳理在一起了,你直接用,很方便,便于掌握。而且,从专题讲义能看出往年真题的高频考点在哪里,便于把握主要矛盾。4.大纲就是方向。尤其新旧大纲比较比较。司考大纲年年都在变,难道是瞎折腾吗?变有变的原因,变有变的目的。新变出来的,就代表了新的价值。这是最明白不过了。据我统计,新变出来的内容掌握好了,会应对了,增加10-15%的成绩问题不大,具体是多少,也就是说增加36分以上问题不大。对一些往年考生来说,有了这个,那也该过了吧?不少人也知道新修部分重要,但是不会从新修内容中抽象出考题来,不深入琢磨新修的地方会怎么考。我想,精深研究新修部分,研究新大纲、新修法条的功夫,是区别应试能力的一个标尺。


自诊生熟:对于毫无法学基础的学生而言,谈不上生熟问题,但对于学过法律的学生而言,应该自我进行诊断,摸清自己的问题。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对哪部分知识学好了,哪部分比较薄弱、糊涂,应该进行诊断。参加过司考未过的考生,再次复习前也应进行这个自诊。以便在新的复习阶段重点突击自己生疏的知识。这个诊断工作怎么做?就是做几套往年真题,自己测试,看哪部分错得最多。如果不进行自诊,容易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上打转,逃避自己的弱点,甚至无法发现自己知识盲点。所以,建议在着手看书前,先做至少三年真题,自我诊断。


明确进度:资料确定了,要看完、消化完资料才顶事,否则资料再好没有用。这就要做好进度规划,严格按计划执行。计划不是画大饼,必须符合个人实际。许多人的计划是虽有如无的,为啥?因为他们错把目标混同为计划。目标是你要达到的东西,计划是保证实现目标的安排。确定的计划,一定要落实,这样才能使目标水到渠成。给自己设定的计划根本落实不了,那目标只会落空。具体一点讲,司考的计划,得明确到自己每天得看完几页书,具体哪天完成第一轮复习,哪天完成第二轮,哪天做完真题,哪天做完模拟题。落实计划中,要排除一切干扰。没有计划的拖延症患者,不适合参加司考。


先紧后松:有的人中觉得自己时间还多,希望有个几个月突击足够了。而且在开始复习时泛泛悠悠,觉得后面勤奋一点就好了。这是极为幼稚的一种思维。人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你连当下都无法把握,不愿把握,那么你会把握明天吗,你能把握得了明天吗?明天可能会冒出其他事情需要占用时间,那么你原有的计划不落空才怪!你觉得今天慢一点,明天快一点就可以调整过来,但明天发现问题的难度远远超过你昨天的估计,你根本快不起来!一些人的紧张备战的状态,只有在考试前几天才能出来,那是发现还有好多没看完,那你之前干啥去了?虽然考试还有三个月,但是,请你认为考试仅剩两个月了,然后更积极地加快速度去学习,等你感觉融汇贯通了,到最后一个月时可以稍微宽松一些、自信一些去思索、消化。不要“先松后紧”,而要“先紧后松”。


心心在此:世上好东西很多,重要的事也很多,但是,司考阶段,什么其他重要事情都尽量暂时推开,到司考结束以后再说。不要去幻想什么统筹兼顾,幻想工作学习一起抓,幻想招待朋友也不误,幻想文艺上的全面发展……丧失一次机遇,那就得等来年。不仅仅是个时间推延的问题,而是这一年中可以有很多事业新机会你无法把握的问题。司考难道只是一场考试吗?高考也难道只是一场考试吗?中国的考试,是与考试背后的利益挂钩的。你吊儿郎当的对待考试,不过说明你漠视后面的利益罢了


轻松无杂:对待很重要的考试,需要一种重视的意识,但不要需要产生压力。压力只是你的心理错觉,所有压力都会对智力产生抑制,压力也是智力不足所产生的自我欺骗。所有压力,不过是你担心你得不到相应的利益。但你光担心你得不到那些利益有什么用呢?你都没好好学习,凭什么得到那些利益?!你好好学习了,方法对路了,利益自然就在其中了,起码在考试这件事情完全是这样的。所以,放下自己无知的对于利益的盲目贪婪之心,老老实实去学习吧,老天不会亏待那些老实学习的人。心中常想着知识点,想着考题,时间久了,自然会融汇贯通,自然灵感就出来了,自然记忆力就提高了。复习考试的过程,是一场让我们身心浸满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掌握会带给我们内心提升愉悦。这种愉悦足以驱散所有其他的迷恋。如果每天让“会不会考过”这样的迷惑充塞心头,那你几乎不会进步的。学习必定会进步的,进步必定会通过的,不求进度而求通过的无知贪婪要不得。那些在各行业优秀的人物都是“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因为他们全身心投入了自己所做的事情上了,排除了一些杂念。一个人要是没有体会过“内心无杂”的境界,那么就像乌云下的众生只会觉得黯淡,而“内心无杂”的人,则像飞机上穿越了云层的人们,眼前一片光亮,滚滚乌云只在脚下。在复习考上中,来一场精神的修炼!


三遍成熟:第一遍,是看完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达到知道的层面;第二遍是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对第一遍所有知识的重温;第三遍是融汇贯通的飞升。第一遍需要花较多的时间,第二遍就会少一些,第三遍效率大大提高,一目十行。第一遍虽然无法成就,但是,第一遍非常重要,是打基础。现在有些人不想扎实做功夫,光想一上来就重点突破,甚至想飞升提高,这违背学习规律。就像人的发展,前期的默默努力,根本无人可见,但你成名之后,对你前期所有平凡的努力,世人都能从中找到闪光点。你成名后随便一句话,都会引起世人关注,都可能影响人心。那就是因为处境不同了,境界不同。我们渴望那自由境界,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自由境界来源于普通基础。耐心做好第一遍复习,对后面的提升非常重要。但是,指望一遍成功那就危险很大,因为打基础与提升还是两回事。司考会考一些基础,但是考难点、考特殊性,这才是决胜司考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提升的过程,要为进行提升留下时间。大部分人的人生是平铺直叙的,这平铺直叙的人生,不乏各种艰苦的努力,但是为何不能精彩?因为他们忽视了提升,不会提升。不善于对既往进行总结,不善于从总结中发展处新智慧,不善于用新智慧指导新行动。如果没有质的提升,所有的努力将是驴子拉磨,用工很多,却仍在原点。只有质的提升,才能实现从奔跑到起飞,从穿越云层的震颤到凌驾云顶的平稳,从茫然仰视到宏观的俯瞰,从暗淡无色到光芒万丈!


真题拓展:复习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过司考?不是!最直接的目的应该是会做题,会做题了才能过司考。得弄清逻辑关系。只有扎扎实实的以逻辑指导行动,我们对于未来才有更多胜算。是的,“人算不如天算”,但是,还有“天人合一”呢!不要将人为可控的成功寄托在对于神明的祈祷上,你自己都没谱,让神明保佑你,这不是难为神明吗?——回归做真题,这是我们最切实的逻辑。为啥要做真题?因为真题是历史。其他再天花乱坠的辅导书,再高妙的模拟题,都顶不过一道真题。所有努力的目的就是解决考题。往年真题是离当年考题最近的试题。我们将往年真题搞清楚了,离解决当年考题距离就最近了。所以,就要从做真题开始复习,落脚点也是真题。千万不要迷失在各种辅导资料里了。有的人喜欢不断看书,记结论,但是不做题,想到考场再做题,这种思维就十分诡异了!用真题并不是简单做会往年那几道题,而是从每个题回归到相应知识点,如果某个真题没做对,那么就该把相应知识点那系统看看,不能仅局限在那一道题上。命题的角度也会年年发生变化,举一反三的体会真题,把真题利用好了。


缕清干支:法律知识虽多,但学习时并不是按照教课书堆砌在脑子里。而是要用心去理出头绪,形成自己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对所有知识列体系,而是对要点知识列体系,为应对考试的一个体系。脑子里乱糟糟一片,感觉学了好多,这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闭上书本的时候,开始静心思索,把知识理出个头绪。这可能是学习知识的必由之路吧。


理解应用:司考题典型特点是有标准答案,即用法律解决问题的答案必须明确。用文字形成的知识,往往给人给发散思维、莫衷一是的特点,法学学术也存在这问题,但是司法考试却是求同的一门考试。看了那么多法律知识,要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如果你在解决问题时还讲“多种观点”,那么证明你起码没主见。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要让考生拿出一个判断来,用所学知识解决法律问题。如果认为记忆了许多知识就合格了,这实际还没有明白什么是司考。学了一定要去用,用就是做题。可见做题在司考复习中多么重要!


专克难点:有些知识点是比较复杂,容易让人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认为那么多知识点,忽略几个影响不大。打错特错!司考既然是全国性的选拔类考试,它自然要拿出它水平,岂能回避难点?!2015年第四卷民诉法考题考察是执行异议之诉与第三人申请再审的知识点。当年我进行司考题预测过程中,发现民诉法解释中这两个制度存在一定干扰性,容易发生混淆,就制作了一道模拟题,没想到当年真题的确考到了这个地方。那些没有考过的难点,仍容易成为新考点。考生们如此勤奋,岂能容易被老师考倒?老师们如果不加大难度,岂能展示他们命题人的水平?所以,千万不要回避难点。要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对比类似制度,不要懒惰地只想记忆结论。


理性预测:司考题是可以预测的。起码我在原有真题基础上改编出来的一些题,也是很符合司考考题风格的,不会离谱。司考预测不是捕捉别人透露的热点,而是理性推测该考什么。比如,当年大纲新修的内容。新的必然考!你以为司法部的人吃饱饭没事干吗,以为修纲是闹着玩吗?法律是与时政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要解决现实问题,新考纲反映新的学术观点,新的法律规定,新的方向,这些新东西必须把握住。每年的司考也要反映当年司法实践发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否则还叫什么“司法考试”?那么什么是新问题、新动向呢?那就要留意社会热点案件了。尤其是某些热点案件对法律一些现有规定提出挑战时,这种制度被考察的可能性就更大。就2017年来说,正当防卫制度应该会重点考察,这就是“于欢”案的启示。当然,这个制度历来必考,但2017年可能乎设置多种情景,增加难度,变换角度去考察。


猜度陷阱:司考题会白白让你拿分吗?仅仅靠你记忆力吗?不会!法律实践中,合同中的陷阱、证据中的陷阱,比比皆是。法律人需要有识别陷阱的思维能力和排除陷阱的思维习惯。司考题设置就带有这种素质考察。法律嘛,文字,谁看不懂?但是陷阱就不容易看懂了。出题人通过一道道考题与考生过招,一道道题都是他们设置了陷阱的额,考生得谨慎,不要一眼望去想当然的对答。“祸莫大于轻敌”,不要轻视考题,被考题所骗。上了考场,立马要进入“洞察奸邪”的思维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中答出感觉来。


阅读全文
写留言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收费 |

Copyright© 2020 天理眼法律服务(tianliyan.com)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 粤ICP备19160004号

法律咨询:400-1513-886 商务合作:18618153060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等内容,版权归来源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