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上海市青浦区有关部门在对辖区内一大型服装品牌“特卖会”进行检查时,发现大量带有“Evisu”“Champion”商标的商品,经鉴定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遂立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该案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并获判。
案情介绍
该案被告人之一何某某2015起在浙江租了一个铺面做服装生意。为了谋取利益,他找到了广东省一处工厂,订购了一批假冒品牌服饰在自己店内售卖。2019年,他小店里的假货被发现了,他也因此被罚了款。但他非但没有就此收手,而是“转战”上海,并勾结上了另一名男子应某某,两人打算合作把“生意”做大。 何某某两人很快找到了同样想要做服装生意的徐某某和冉某。自2019年10月起,徐、冉两人租下了上海市青浦区一处仓库,在这里办过好几场服装特卖会。何、应的到来令他们十分高兴,四人一拍即合,当场达成协议,由何、应提供“Evisu”和“Champion”的大量服饰,再由徐、冉进行售卖。
何某某两人立即找到两家售假工厂,分别订购了一大批假冒“Champion”品牌卫衣和T恤,和假冒“Evisu” 品牌外套、裤子、鞋子、袜子。
收到服饰后,徐、冉两人一边布置“特卖会”场馆,一边用手机拍下照片,在各自的朋友圈里宣传起来。不久,就有人纷纷来询价,二人便给朋友们发去了照片。不料,有一位朋友发现衣服是假货,并发来了与正品的对比图。
徐某某一看,这批衣物果然有问题,但他与冉某商量之后觉得:“不见得会有很多人发现,投机取巧一次说不定能赚大钱,毕竟这批货进价那么便宜。”两人商定后就假装不知道,爽快地接受了何某某两人的全部货物,并支付了21万余元货款。 “特卖会”开始了,由于前期的宣传广告到位,再加上价格便宜、尺码齐全,短短几天就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选购。经查证,2020年3月至4月期间,该“品牌特卖会”销售额达33万元,直到有关部门来检查,这一骗局才得以曝光。
在仓库内,公安机关查获尚未卖出去的假冒品牌服饰约1.7万件。装满假冒衣物的纸箱高高地摞起,几乎触碰到仓库的天花板。这批货物若全部被售出,市场价值达180万余元。
经检察机关依法审查
被告人何某某、应某某等4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待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日前,法院判处4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
检察官说法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对品牌方构成侵权,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检察机关提示,切莫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触及法律底线,最终只会因小失大,追悔莫及。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请从正规渠道购买,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