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国首创五色“诚信诉讼码”

法治聚焦 2020-09-01 12:51:17 浙江工人日报 分享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胡翀 通讯员余建华)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试点研发的“诚信诉讼码”1.0版于日前正式上线,此举在全国属于首创。该“码”参照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和支付宝芝麻信用做法,5种颜色码分别对应5个信用等级,打官司前先扫码亮明自己的信用等级。

  “诚信诉讼码”采取五色赋分规则,诉讼当事人(含企业)初始分均为100分,根据其3年内诉讼相关行为分别赋分,分值从低到高依次为红码、黄码、绿码、蓝码、金码。其中,红码、黄码属于负面码,绿码属于中性码,蓝码、金码属于正面码。

  据了解,1.0版中已将4大类20余类行为纳入范围,并按照行为分别设定了30多种后果,有红利,有惩戒,让当事人知道利害关系,趋利避害。比如,被列入红码后,在宁波中院微信公众号、“信用宁波”网站等向社会公布,公示期限为5年,并记入相关当事人信用档案;不再给予诉讼费减免、缓交,对其申请的司法确认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加重其举证责任,提高举证标准等。“拒不执行、隐匿、转移资产等行为都是减分项。”宁波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想要搞这些猫腻,就得掂量掂量后果。”

  “诚信诉讼码”通过具体的正面码正向激励红利和负面码反向惩戒措施,引导当事人加强自我约束,强化规则意识,尊重契约精神,有效减少矛盾纠纷,化解对抗情绪,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真诚互信、和谐共治,最终有助于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果。

  据悉,今年4月以来,宁波中院深入推进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通过柔性方式引导当事人诚信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而“诚信诉讼码”恰好与上述两项机制相辅相成,两项机制可以丰富“诚信诉讼码”体系,“诚信诉讼码”建设也可提升两项机制的智能化水平,两者互相促进,共同为推动信用宁波建设贡献法院力量。

  据了解,下一步宁波中院将继续打造“诚信诉讼码”2.0版,不断丰富数据类型,探索自动全面抓取搜集滥诉滥访、虚假诉讼、职业放贷、失信记录、关联案件、自动履行、信用修复等信息。


阅读全文
写留言
相关阅读